10吨啤酒厂设备糖化系统生产精酿啤酒如何降低苦味。对于啤酒生产厂家而言,降低啤酒苦味值是提升啤酒口感的关键,今天济南中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小编就和您具体介绍一下如何降低精酿啤酒的苦味值吧。
在10吨啤酒厂设备的糖化系统中生产精酿啤酒时,降低苦味需从原料选择、糖化工艺、麦汁处理、发酵控制等多方面综合优化。以下是具体措施:
一、原料选择与处理
啤酒花品质
选用新鲜、低多酚含量的啤酒花品种,避免使用陈旧或氧化变质的酒花。
采用颗粒化或酒花制品(如酒花浸膏)替代部分整花,减少多酚物质溶出。
控制酒花添加量,根据α-酸含量精确计算,避免过量添加。
麦芽选择
使用低多酚含量的麦芽品种,如浅色麦芽。
控制麦芽粉碎度,避免过度粉碎导致多酚物质溶出增加。
二、糖化工艺优化
pH控制
将糖化醪pH控制在5.2-5.6之间,抑制多酚物质的溶出。
使用磷酸或乳酸调节pH,避免碱性条件导致多酚物质过量溶解。
温度与时间控制
糖化温度控制在62-68℃,避免高温导致多酚物质溶出增加。
缩短糖化时间,减少多酚物质的浸出。
洗糟水管理
控制洗糟水温度在75-80℃,避免高温导致多酚物质溶出。
减少洗糟次数和水量,避免过度洗涤导致多酚物质溶出增加。
三、麦汁处理
煮沸强度与时间
提高煮沸强度至8-10%,促进蛋白质凝固和多酚物质的沉淀。
控制煮沸时间在60-90分钟,避免过长煮沸导致多酚物质溶出增加。
酒花添加时机
采用分阶段添加酒花的方法,如煮沸初期添加苦型酒花,煮沸末期添加香型酒花,减少苦味物质的溶出。
使用酒花回旋沉淀槽,去除煮沸后形成的酒花糟和热凝固物。
麦汁冷却
采用薄板冷却器快速冷却麦汁,减少多酚物质的氧化聚合。
控制冷却过程中的氧摄入,避免麦汁氧化导致苦味增加。
四、发酵控制
酵母选择与管理
选择吸附能力强、自溶率低的酵母品种,减少酵母自溶产生的苦味物质。
控制酵母接种量和发酵温度,避免酵母过度繁殖导致苦味物质增加。
发酵条件优化
采用低温发酵(10-15℃),减少酵母代谢产生的苦味物质。
控制发酵压力,避免高压导致苦味物质溶出增加。
五、后处理与包装
过滤与澄清
采用硅藻土过滤或膜过滤技术,去除麦汁中的多酚物质和苦味物质。
使用澄清剂(如PVPP)吸附多酚物质,减少苦味。
包装与储存
采用避光、隔氧的包装材料,减少啤酒氧化导致的苦味增加。
控制储存温度和时间,避免啤酒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氧化和老化。
六、其他措施
水质管理
控制糖化用水和洗糟水的pH值在5.2-5.6之间,避免碱性条件导致多酚物质溶出增加。
使用软水或经过处理的水,减少水中矿物质对啤酒苦味的影响。
工艺调整
采用多次煮沸或分步煮沸的方法,减少多酚物质的溶出。
使用酶制剂(如β-葡聚糖酶)分解麦芽中的多糖,减少多酚物质的溶出。
重大机遇:预计今年内出台精酿啤酒标准和相关法规,新政策将接轨欧美现行政策,今后小型精酿啤酒厂灌装啤酒可正式走向市场,精酿啤酒行业将会迎来健康发展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