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15吨啤酒厂设备糖化系统生产精酿啤酒如何降低酒精含量

2025-08-14
7次

  15吨啤酒厂设备糖化系统生产精酿啤酒如何降低酒精含量。对于啤酒生产厂家而言,生产低酒精度的啤酒是一种非常畅销的选择,今天济南中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小编就为您具体介绍一下啤酒厂设备如何生产低酒精度的啤酒吧。

  在15吨啤酒厂糖化系统中生产低酒精精酿啤酒,需从原料选择、糖化工艺优化、发酵控制及后处理四大环节协同调整,在保留风味复杂性的同时降低酒精度(通常目标为2.5%-4.5% ABV)。以下是具体技术方案:

微信图片_20240929102442.jpg

  一、原料选择:降低可发酵糖基础

  麦芽配比调整

  增加非发芽谷物:将部分麦芽替换为大米、玉米或燕麦(占比20%-30%),其淀粉需经糖化酶分解为可发酵糖,但因缺乏酶活性,实际转化率低于麦芽。例如,某厂用25%大米替代麦芽后,可发酵糖含量降低18%。

  使用高蛋白质麦芽:如慕尼黑麦芽、焦香麦芽(占比10%-15%),其蛋白质含量高但可发酵性低,可提升酒体饱满度同时减少酒精生成。

  糖类替代物

  添加葡萄糖浆:在煮沸阶段加入5%-10%的葡萄糖浆(DE值≥95),其发酵速度极快,但可通过控制添加量精准调控酒精度。例如,添加8%葡萄糖浆可使酒精度上升0.8% ABV,反向操作即可降度。

  使用不可发酵糖:如乳糖(占比2%-5%),酵母无法代谢乳糖,可增加甜味并稀释酒精比例。某低醇IPA配方中,乳糖添加量达3%时,残糖提升至8°P,酒精度降至3.2% ABV。

  二、糖化工艺优化:限制可发酵糖生成

  糖化温度控制

  提高糖化终了温度:将传统78℃保温灭酶改为80-82℃保温10分钟,使α-淀粉酶失活更彻底,减少麦芽中淀粉的分解。实测显示,此操作可使麦汁可发酵糖比例从65%降至58%。

  缩短糖化时间:将60℃糖化阶段从60分钟缩短至45分钟,减少β-淀粉酶作用时间,降低麦芽糖(可发酵性强)生成量。

  洗糟工艺调整

  降低洗糟温度:采用65℃热水洗糟(传统为75℃),减少麦糟中可溶性糖的萃取。某厂实践表明,此方法可使洗糟水糖度从1.8°P降至1.2°P,麦汁总可发酵糖减少12%。

  控制洗糟水量:将洗糟水量从麦芽量的3倍降至2.5倍,避免过度稀释麦汁浓度。

  三、发酵控制:抑制酵母产酒精能力

  酵母菌种选择

  使用低酒精酵母:如拉格酵母S-189或艾尔酵母US-05的变种,其酒精耐受性较低(通常≤5% ABV),在发酵后期会因酒精积累而自然停止活动。例如,某厂用S-189发酵时,酒精度稳定在3.8% ABV,而传统酵母可达5.5% ABV。

  混合菌种发酵:添加乳酸菌(如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与酵母共发酵,乳酸菌消耗部分糖分生成乳酸,减少酵母可利用糖。某低醇柏林酸小麦啤酒配方中,乳酸菌占比10%,酒精度降至2.8% ABV。

  发酵参数调控

  低温发酵:将主发酵温度从20℃降至15℃,降低酵母代谢速率。实测显示,15℃发酵时,酵母对麦芽糖的利用效率下降20%,酒精生成量减少15%。

  分段控糖:在发酵初期(前48小时)不添加糖类替代物,待酵母消耗部分麦芽糖后,再分批加入葡萄糖浆(每次添加量≤2%),避免酵母因糖分过量而过度产酒精。

  重大机遇:预计今年内出台精酿啤酒标准和相关法规,新政策将接轨欧美现行政策,今后小型精酿啤酒厂灌装啤酒可正式走向市场,精酿啤酒行业将会迎来健康发展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