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吨啤酒厂设备糖化系统生产精酿啤酒是否卫生。对于啤酒生产厂家而言,生产卫生无菌的啤酒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济南中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小编就为您具体介绍一下啤酒厂设备如何生产卫生的精酿啤酒吧。
10吨啤酒厂设备糖化系统生产精酿啤酒时,若严格遵循卫生规范和操作流程,完全可以达到高卫生标准,确保啤酒品质安全。以下从设备设计、清洁消毒、操作规范、质量监控四个方面详细说明:
一、设备设计:从源头保障卫生
材质选择
糖化系统(如糖化锅、过滤槽、煮沸锅等)通常采用304或316L不锈钢制造,这种材质耐腐蚀、易清洁,且不会与啤酒原料发生化学反应,避免污染。
管道连接处采用卫生级卡箍或焊接,减少死角,防止细菌滋生。
结构优化
设备内壁抛光至镜面级(Ra≤0.8μm),减少物料残留,便于清洗。
糖化锅、煮沸锅等配备CIP(就地清洗)系统,可自动完成酸洗、碱洗、水洗等流程,无需拆解设备,确保清洁彻底。
过滤槽设计为可开启式顶盖,便于人工清理麦糟和检查滤网状态。
密封与防护
设备接口处采用硅胶密封圈,耐高温、耐老化,防止泄漏和外界污染。
糖化车间与外界隔离,配备空气净化系统,控制尘埃和微生物含量。
二、清洁消毒:标准化流程是关键
每日清洁
糖化锅/煮沸锅:每批次生产后,用热水冲洗残留麦汁,再通过CIP系统循环清洗(碱洗→酸洗→水洗),最后用75℃热水消毒。
过滤槽:人工清理滤网和槽体,用高压水枪冲洗麦糟,再用食品级消毒剂(如过氧乙酸)喷洒消毒。
管道:CIP系统自动清洗,重点处理弯头、阀门等易残留部位。
周期性深度清洁
每月对设备进行煮沸消毒:将清水加热至100℃循环1小时,杀灭顽固微生物。
每季度对设备内壁进行钝化处理:用硝酸溶液浸泡,形成致密氧化膜,防止金属离子溶出。
消毒剂选择
优先使用食品级消毒剂(如过氧乙酸、二氧化氯),无残留、无异味,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避免使用含氯消毒剂(如次氯酸钠),可能残留氯味,影响啤酒风味。
三、操作规范:人员与流程双控制
人员卫生管理
操作人员进入车间前需更换专用工作服、戴口罩和手套,经过风淋室除尘。
禁止携带个人物品进入生产区,减少交叉污染风险。
原料卫生控制
麦芽、酒花等原料需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避免使用霉变或受污染的原料。
原料储存于干燥、通风、防虫的仓库中,定期检查质量。
生产过程监控
糖化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如65℃蛋白休止30分钟、78℃糖化60分钟),避免因工艺偏差导致微生物繁殖。
麦汁过滤时监测滤速和澄清度,确保无杂质进入煮沸锅。
四、质量监控:数据化追溯保障安全
微生物检测
每批次麦汁和啤酒成品需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指标,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如GB 4927-2008《啤酒》)。
定期对设备表面、空气进行微生物涂片检测,监控环境卫生状况。
理化指标分析
检测麦汁的糖度、pH值、苦味质等参数,确保糖化工艺稳定。
分析啤酒的酒精度、二氧化碳含量、保质期等指标,优化生产配方。
追溯系统建设
建立批次管理系统,记录每批次啤酒的原料来源、生产时间、检测数据等信息,实现全程可追溯。
对异常批次进行隔离和召回,防止问题产品流入市场。
五、10吨设备系统的卫生优势
规模适中,管理灵活
相比大型工厂,10吨设备系统生产批次小、周转快,可更频繁地清洁和消毒设备,降低污染风险。
管理人员能更直接地监控每个生产环节,及时纠正操作偏差。
技术适配性高
可配备小型CIP系统,满足自动化清洁需求,同时避免大型设备因清洗不彻底导致的卫生死角。
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对单个设备(如过滤槽)进行深度清洁和维护。
成本可控,投入合理
在卫生设施(如CIP系统、空气净化装置)上的投入相对较低,但能显著提升生产卫生水平。
通过优化清洁流程和消毒剂使用量,降低长期运营成本。
重大机遇:预计今年内出台精酿啤酒标准和相关法规,新政策将接轨欧美现行政策,今后小型精酿啤酒厂灌装啤酒可正式走向市场,精酿啤酒行业将会迎来健康发展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