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吨啤酒厂设备糖化系统生产精酿白啤如何维持微生物均衡。对于啤酒生产厂家而言,保持生产的啤酒之中微生物的均衡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有效延长啤酒的保质期,今天济南中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小编就和您具体介绍一下吧。
在20吨(或相近规模如25吨)啤酒厂设备糖化系统生产精酿白啤时,维持微生物均衡需从糖化系统清洁、发酵与过滤环节控制、原辅料与辅料管理、设备与管道维护、生产环境优化、人员操作规范六大核心环节构建防护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一、糖化系统清洁:阻断微生物滋生源头
糖化锅与煮沸锅清洁
每次使用后需用清水冲洗残留麦糟,再用2%-3%的食品级氢氧化钠溶液循环清洗(温度80-90℃),最后用磷酸或柠檬酸中和并冲洗干净,避免碱性残留滋生细菌。
煮沸锅需确保煮沸强度达7%-10%(单位时间蒸发量),温度100℃以上维持60-90分钟,彻底杀灭杂菌。
过滤槽与沉淀槽管理
过滤槽采用铣制筛板,便于拆卸清洗,耕刀转速可调以形成稳定过滤层,防止麦糟堵塞导致细菌繁殖。
沉淀槽(旋涡沉淀槽)需通过离心力分离凝固蛋白质,沉淀时间30-40分钟,避免固型物残留成为微生物温床。
二、发酵与过滤环节控制:抑制杂菌繁殖
发酵罐管理
发酵前需用75%酒精或1%甲醛溶液喷涂罐内壁,再用无菌水冲洗,确保无菌环境。
发酵温度分阶段控制(如繁殖期10-12℃、还原期8-10℃),避免温度波动过大导致酵母提前沉降或杂菌滋生。
酵母回收和扩培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发现染菌立即丢弃并排查原因。
过滤环节辅料控制
添加的硅胶、鱼胶等辅料需从进场验收、贮存环境到实际使用全程进行微生物监测,防止污染麦汁。
过滤后清酒需及时灌装,压盖后进行巴氏杀菌(如隧道式巴氏灭菌法),确保微生物稳定。
三、原辅料与辅料管理:严控微生物输入
麦芽与啤酒花管理
麦芽需符合GB 2715《粮食卫生标准》,贮存于干燥、通风仓库,地面采用水泥或不透水材料,配备防虫、防鼠设施。
啤酒花需分批次验收,贮存温度控制在0-10℃,避免发热、发霉或生虫。
酿造用水管理
水质需符合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定期检测微生物指标,水网保持稳定流动状态,防止微生物滋生。
压缩空气、二氧化碳及氮气需经高效过滤器净化,定期清洗和灭菌空气过滤系统。
四、设备与管道维护:消除清洁死角
管道与阀门清洁
麦汁输送管道需每周用碱水循环清洗,并用杀菌剂(如过氧化物类)浸泡过夜,确保无菌状态。
阀门、接头等部位需定期拆卸清洗,避免死角积垢,清洗后用75%酒精消毒。
CIP系统优化
根据糖化、发酵、过滤工段特点,制定差异化CIP工艺:
糖化工段以热刷洗为主(80-90℃);
发酵过滤工段采用热刷洗和化学试剂结合(如75%酒精喷涂);
灌注阶段以热刷洗为主,定期评估清洗效果。
五、生产环境优化:打造无菌生产空间
车间布局与设计
生产区与生活区严格分开,厂房地面采用不渗水材料(如环氧树脂),坡度≥2%以便排水。
墙壁和天花板使用防霉涂料,墙角、地角呈弧形设计,便于冲洗消毒。
空气与废弃物管理
灌装车间需保持正压,空气经高效过滤器净化,操作人员穿戴无菌服、手套和口罩。
麦根、酒糟等废弃物需及时清理,存放于远离生产区的密闭容器中,避免滋生害虫和细菌。
六、人员操作规范:强化卫生意识
健康检查与培训
生产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患有消化道传染病者不得上岗。
定期开展卫生培训,内容涵盖设备清洁、操作规范、个人卫生等,确保员工掌握微生物控制要点。
个人卫生要求
生产人员需穿戴洁净工作服、工作帽和工作鞋,禁止穿戴个人物品进入车间。
班前、便后需洗手消毒,接触污染物后需重新清洁,避免交叉污染。
重大机遇:预计今年内出台精酿啤酒标准和相关法规,新政策将接轨欧美现行政策,今后小型精酿啤酒厂灌装啤酒可正式走向市场,精酿啤酒行业将会迎来健康发展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