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升精酿啤酒设备生产精酿啤酒时如何优化啤酒生产的卫生状况。对于啤酒生产厂家而言,优化啤酒生产的卫生状况是非常关键的,今天济南中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就为您具体介绍一下啤酒厂设备生产啤酒时,如何优化啤酒的卫生状况吧。
200升精酿啤酒设备生产中,优化卫生状况需从设备设计、清洁流程、操作规范及微生物监控四方面系统管理,确保啤酒风味稳定与食品安全。以下是具体优化方案:

一、设备材质与结构设计:减少污染风险
材质选择
糖化锅、煮沸锅、发酵罐等接触麦汁/啤酒的部件,优先选用304或316L不锈钢,耐腐蚀且表面光滑,减少微生物附着。
避免使用铸铁、镀锌钢等易生锈材质,防止金属离子溶出影响啤酒风味。
结构优化
无死角设计:发酵罐底部采用锥形或蝶形封头,配合倾斜排水口,避免残留液体滋生细菌。
可拆卸部件:过滤筛板、管道连接件设计为快拆式,便于彻底清洁。
密封性改进:使用食品级硅胶密封圈,定期更换(建议每3个月),防止微生物通过缝隙侵入。
二、清洁与消毒流程标准化:分阶段精准控制
预清洗(Pre-rinse)
生产结束后立即用60-70℃热水冲洗设备,去除麦糟、酒花等大颗粒残留。
重点清洁糖化锅搅拌桨、过滤槽筛板缝隙等易积垢部位。
碱洗(Alkaline Cleaning)
使用1%-2%氢氧化钠溶液,50-60℃循环清洗30分钟,分解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
针对发酵罐内壁酒花树脂沉积,可提高碱液浓度至3%,延长清洗时间至45分钟。
酸洗(Acid Cleaning)
采用1%-1.5%硝酸或磷酸溶液,40-50℃循环清洗20分钟,去除水垢、铁锈等无机物。
酸洗后需用清水彻底冲洗,避免残留酸液腐蚀设备。
消毒(Sanitization)
化学消毒:使用过氧乙酸(0.5%-1%)或二氧化氯(50-100ppm)溶液,常温浸泡15-20分钟,杀灭残留微生物。
物理消毒:对发酵罐、管道进行85℃以上热水循环30分钟,或使用蒸汽直接喷射(121℃, 15分钟),适用于耐高温部件。
冲洗与干燥
消毒后用无菌水(或反渗透水)冲洗至pH中性,避免消毒剂残留。
发酵罐采用热风干燥(60℃, 30分钟)或氮气置换,防止冷凝水滋生细菌。
三、操作规范与人员培训:降低人为污染
生产区划分
划分清洁区(糖化、过滤)与污染区(原料储存、废料处理),人员与工具不得交叉使用。
清洁区地面、墙面采用防滑环氧地坪,每日用75%酒精擦拭消毒。
个人卫生管理
操作人员需穿戴无菌服、手套、口罩,进入清洁区前通过风淋室除尘。
禁止佩戴首饰、涂抹护肤品,防止异物落入麦汁。
工具管理
专用清洁工具(刷子、抹布)按颜色分区使用(如蓝色用于糖化锅,绿色用于发酵罐),避免交叉污染。
工具使用后立即浸泡于0.5%过氧乙酸溶液中,次日使用前再次消毒。
四、微生物监控与预警:数据驱动改进
取样点设置
原料环节:麦芽、酒花、酵母取样检测总菌数、大肠杆菌。
生产环节:糖化醪、煮沸后麦汁、发酵前/后啤酒取样检测厌氧菌、野生酵母。
环境监控:空气(沉降菌法)、设备表面(棉签擦拭法)每月检测1次。
检测方法
使用平板计数法(PCA培养基)检测总菌数,选择性培养基(如WLN培养基)区分野生酵母与酿酒酵母。
快速检测法:ATP生物荧光检测仪(10秒出结果),适用于设备表面清洁度验证。
纠偏措施
若麦汁或啤酒中野生酵母>10CFU/mL,立即排查原料或设备污染源,加强消毒频次。
环境空气沉降菌>50CFU/皿时,启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次)或增加新风系统过滤效率。
五、维护与记录:持续改进卫生体系
设备维护计划
每月检查管道焊缝、密封圈老化情况,每年全面拆解清洗1次。
过滤系统(如烛式过滤器)每批次后反冲洗,每5批次更换滤芯。
记录与追溯
记录清洁剂类型、浓度、温度、时间等参数,建立清洁档案(保存≥2年)。
对每批次啤酒标注清洁批次号,实现质量追溯。
第三方审核
每年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卫生审计,依据ISO 22000或HACCP标准评估风险点,优化流程。
实施效果:通过上述措施,200升设备可将微生物污染率降低至<0.1%(野生酵母/细菌),啤酒保质期延长至6个月以上,同时减少因卫生问题导致的批次报废率(目标<2%)。
重大机遇:预计今年内出台精酿啤酒标准和相关法规,新政策将接轨欧美现行政策,今后小型精酿啤酒厂灌装啤酒可正式走向市场,精酿啤酒行业将会迎来健康发展的机遇!
济南中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发酵装备制造企业。公司总部位于美丽的泉城济南,生产园区位于山东省德州市三唐工业园,公司始终致力于专业为客户提供包括啤酒、果酒、葡萄酒、白酒、蒸馏酒等领域内的项目咨询、工艺研发、应用化设计、装备制造、工程服务、售后维护等一站式服务,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追求。中酿设备出口美国、加拿大、德国、巴西、澳大利亚、北欧、非洲、南美等多个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