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升精酿啤酒设备生产精酿啤酒时如何使用高温发酵。高温发酵是生产某些精酿啤酒常用的发酵方法,对于酿酒厂家的技术有较高的要求,今天济南中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小编就为您具体介绍一下啤酒厂设备生产啤酒时如何进行高温发酵吧。
在1000升精酿啤酒设备中采用高温发酵工艺,需围绕设备适配性、工艺参数控制、酵母管理三个核心环节构建系统性方案,以实现缩短发酵周期、提升设备利用率的目标。以下是具体实施策略:

一、设备适配性改造:满足高温发酵硬件需求
发酵罐选型与优化
材质与结构:选用304不锈钢锥形发酵罐,内壁抛光至镜面级(Ra≤0.6μm),减少杂菌附着;罐体采用双层夹套设计,夹套间距≤50mm,提升冷却介质流速(建议≥0.5m/s),增强换热效率。
锥底角度:采用75°锥底,配合顶部人孔设计,便于酵母排放与清洗,减少死酵母残留(死酵母会释放自溶产物,影响高温发酵风味)。
冷却系统升级:配置5-7.5HP制冷机组(压缩机制冷量≥12kW),确保降温速度≥2℃/小时,温度波动范围±0.5℃;冷却介质选用乙二醇-水混合物(配比1:2,冰点-15℃),避免低温结冰风险。
压力控制模块:集成弹簧式安全阀与压力传感器,设定开启压力0.18MPa,维持发酵罐压力0.12-0.15MPa,抑制酵母过度繁殖,减少酯类与高级醇生成。
辅助设备配置
麦汁处理系统:采用板式换热器将麦汁冷却至9.5-10℃,并利用浮选法去除冷凝固物,减少杂质对高温发酵的干扰。
酵母接种系统:配备无菌空气充氧装置,确保麦汁溶解氧达7-8mg/L,促进酵母增殖;酵母添加量控制在0.6%-0.8%(泥状酵母),避免过量导致代谢异常。
在线监测系统:安装PT100温度探头与压力变送器,数据实时传输至中控系统,超温或超压自动报警。
二、工艺参数控制:精准执行高温发酵曲线
温度管理
起始阶段:麦汁冷却至10-11℃入罐,维持36小时进行酵母增殖,使酵母细胞密度达(1.5-2)×10⁷个/mL。
主发酵阶段:升温至12℃进行主发酵,持续2天;当外观糖度降至6°P时,逐步升温至16℃,加速双乙酰还原。
还原阶段:满罐后第5天,外观糖度降至最低点(2.2-2.5°P);第7-9天双乙酰含量降至0.1mg/L以下,开始缓慢降温至0℃。
后熟阶段:在0℃下冷贮4-5天,促进风味物质沉淀与口感稳定。
酵母管理
酵母回收与复用:健康酵母可回收2-3代,但需检测活力(存活率>90%)与污染情况(杂菌<10CFU/mL);回收时加压至0.1-0.15MPa,避免细胞破裂。
酵母状态监控:通过甲基蓝染色检测酵母死亡率,死亡率>5%时需更换酵母;连续使用代数超过3代时,需补充新鲜酵母。
发酵时间控制
总周期:高温发酵总周期12-15天,较传统低温发酵缩短5-8天;其中主发酵5-7天,还原期3-4天,后熟期4-5天。
降糖速率:发酵旺盛期每日降糖1.5-2°P,若降糖过快需适当降温(如降至14℃)以避免代谢异常。
三、风险控制与应急预案
杂菌污染防控
设备清洗:采用CIP清洗系统,用80-85℃热碱(2%-3%)清洗发酵罐,再用无菌水冲洗;罐内结垢时用1.5%-2%稀硝酸清洗。
环境管理:发酵室定期用二氧化氯消毒剂或75%酒精消毒,维持湿度50-70%,避免冷凝水滋生杂菌。
操作规范:酵母回收时严格无菌操作,避免空气混入;回收酵母需贮存于2-3℃无菌水中,保存时间不超过3天。
温度波动应对
备用制冷:配置小型移动式制冷机,应对主制冷机组故障,确保温度波动不超过2℃。
应急保温:储备保温棉被,在断电时覆盖发酵罐,延缓升温速度(每小时升温≤0.5℃)。
风味异常调整
酯类控制:若酯类含量过高(如乙酸乙酯>30mg/L),可降低发酵温度至14℃或缩短高温阶段时间。
高级醇优化:若高级醇含量超标(如异戊醇>120mg/L),可减少酵母接种量至0.5%或增加溶解氧至10mg/L。
重大机遇:预计今年内出台精酿啤酒标准和相关法规,新政策将接轨欧美现行政策,今后小型精酿啤酒厂灌装啤酒可正式走向市场,精酿啤酒行业将会迎来健康发展的机遇!
济南中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发酵装备制造企业。公司总部位于美丽的泉城济南,生产园区位于山东省德州市三唐工业园,公司始终致力于专业为客户提供包括啤酒、果酒、葡萄酒、白酒、蒸馏酒等领域内的项目咨询、工艺研发、应用化设计、装备制造、工程服务、售后维护等一站式服务,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追求。中酿设备出口美国、加拿大、德国、巴西、澳大利亚、北欧、非洲、南美等多个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