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吨啤酒厂设备糖化系统生产精酿啤酒如何使用巴氏杀菌。巴氏杀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杀菌方法,今天济南中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小编就为您具体介绍一下啤酒厂设备酿制精酿啤酒后如何进行巴氏杀菌吧。
在30吨啤酒厂糖化系统生产精酿啤酒时,采用巴氏杀菌需平衡灭菌效率、风味保留与设备适配性。以下是从工艺设计到设备操作的系统化方案,结合精酿啤酒特点优化杀菌效果并减少风味损失:
一、巴氏杀菌工艺选择:分段式低温杀菌
精酿啤酒因风味复杂、易氧化,需避免传统高温瞬时杀菌(HTST)对香气和口感的破坏。推荐采用两段式低温巴氏杀菌:
第一段:预热阶段(60-65℃)
目的:缓慢升温至目标温度,减少热冲击导致的蛋白质变性(浑浊)和风味物质挥发。
时间:10-15分钟(根据啤酒类型调整,淡色艾尔可缩短至8分钟,世涛等深色啤酒延长至15分钟)。
设备要求:板式换热器或管式换热器,确保温度均匀性(温差≤±1℃)。
第二段:杀菌阶段(68-72℃)
核心参数:
温度:68℃(IPA、小麦啤酒等风味敏感型)或70-72℃(拉格、世涛等风味稳定型)。
时间:15-20秒(精酿啤酒建议≤20秒,避免过度热处理)。
杀菌原理:68℃以上可灭活99.99%的酵母和乳酸菌,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啤酒中的酯类、萜烯类等风味物质。
设备适配:
瞬时杀菌机:采用双管或三管式设计,啤酒流速控制在3-5 m/s(确保热穿透均匀)。
保温罐:若设备无瞬时杀菌模块,可在68℃保温罐中处理20-30分钟(但风味损失较瞬时法高10%-15%)。
二、糖化系统与杀菌工艺的衔接优化
过滤后杀菌(推荐)
流程:糖化→煮沸→回旋沉淀→过滤(硅藻土/膜过滤)→巴氏杀菌→灌装。
优势:
过滤后啤酒浊度≤5 EBC,减少杀菌过程中蛋白质沉淀(避免浑浊)。
避免酵母和杂质在高温下分解产生异味(如双乙酰、硫化物)。
关键控制点:
过滤后啤酒需立即冷却至4-6℃(抑制微生物繁殖),并在24小时内完成杀菌。
杀菌前检测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50 CFU/mL,酵母≤10 CFU/mL)。
未过滤啤酒杀菌(特殊需求)
适用场景:生产浑浊IPA等需保留酵母风味的啤酒。
工艺调整:
杀菌温度降至65-66℃,时间缩短至10秒(降低酵母细胞破裂风险)。
杀菌后立即离心分离(转速8000-10000 rpm,去除死亡酵母和沉淀物)。
风险:杀菌不彻底可能导致后期微生物繁殖(需严格监控保质期)。
重大机遇:预计今年内出台精酿啤酒标准和相关法规,新政策将接轨欧美现行政策,今后小型精酿啤酒厂灌装啤酒可正式走向市场,精酿啤酒行业将会迎来健康发展的机遇!